柔性未来:软体机器人简介
机器人领域正在开启一个激动人心的新篇章:软体机器人。该领域突破了传统刚性结构机器人的概念,转而创造出柔性、适应性强的机器。但究竟什么是软体机器人?为什么需要它?它又为何可能具有革命性意义呢?

软体机器人专注于设计、控制和制造由柔顺材料(如硅胶、橡胶或织物)制成的机器人。与刚性机器人不同,这些机器人可以变形、改变形状、适应环境,并安全地与人类互动。虽然该领域最近获得了显著发展势头,但其核心思想并非全新。麦基本人工肌肉,早在 20 世纪 50 年代为假肢开发,通常被认为是现代软体驱动器的先驱,尽管材料科学和控制复杂性的局限性延迟了其数十年的广泛发展。
自然界是软体机器人设计的主要灵感来源。研究人员研究和模仿那些即使没有刚性骨骼也能进行复杂运动的生物,例如章鱼控制其无限灵活的触手,毛毛虫向前蠕动,海星在不平坦的地形上移动,甚至植物卷须抓住支撑物。这种仿生方法使工程师能够创造出在传统刚性机器人可能失效的环境中有效工作的机器人,例如杂乱的空间或需要精细互动的场合。
多项创新技术支撑着软体机器人。气动驱动器利用压缩空气导入柔性腔室,使机器人部件弯曲或伸展。电活性聚合物 (EAPs) 是一种在施加电压时会改变形状的材料。液压驱动器利用液体流动产生运动,类似于气动装置。控制这些天生易变形的结构是一项重大挑战,通常需要复杂的算法来管理近乎无限的自由度,这与刚性机器人离散的关节不同。集成软传感器以提供有关机器人形状和交互力的反馈是另一个活跃的研究领域。
软体机器人的潜在应用非常广泛,并且还在不断扩展。在医疗保健领域,研究人员正在开发能够在人体内导航的微型机器人,用于靶向药物输送或微创手术,以及用于中风后康复的软体机器人手套。在灾难响应中,软体机器人可以挤过废墟中的狭窄缝隙,搜寻幸存者或在救援行动中安全地处理易碎物品。在工业领域,软体夹爪可以处理水果、蔬菜或电子元件等易碎物品,而不会造成损坏。新兴领域包括农业(轻柔采摘)、探索(用于深海或行星表面探索的机器人)以及装配线上更安全的人机协作。
然而,软体机器人领域仍然面临许多挑战。所使用的柔顺材料通常不如金属或硬塑料耐用,并且可能容易被刺破或撕裂。如前所述,控制本身就非常复杂。为无线软体机器人高效供电仍然很困难,并且与刚性机器人相比,它们通常速度较慢且有效载荷能力较低。研究人员正在积极开发新的、更具弹性的材料、创新的电源解决方案以及先进的控制和传感策略,以克服这些障碍。
展望未来,软体机器人有望发挥更大的作用。令人兴奋的研究方向包括开发由自修复材料甚至完全可生物降解的组件制成的机器人,用于环境应用。模仿被动植物行为,例如响应环境刺激(湿度、光照)来改变形状,可能会产生极其节能的自适应结构。此外,集成先进的人工智能 (AI) 可能会使软体机器人更有效地学习和适应其在复杂、非结构化环境中的行为,从而可能实现对未知地形(从洞穴到遥远行星)的自主探索。
因此,软体机器人不仅仅是一种有趣的技术新奇事物;它代表着一种范式转变,可能会从根本上改变人机交互并革新众多行业。随着该领域的不断成熟,我们可以期待遇到更多柔性和适应性强的机器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为我们提供帮助,执行以前机器无法完成的任务。